在这个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里,比亚迪汽车掏出了“镰刀”准备收割了。干过农活的朋友们都会有深刻的体会,收割是否顺利并且能实现高效率,主要因素取决于工具是否趁手;比亚迪的“镰刀”是全新一台秦(姑且认可定义),这把工具是“镰刀属性”还是“联合属性”咱们来分析分析。
联合收割
秦推出燃油版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板上钉钉了,而且外观设计也基本实锤;令人感觉意外的是竟然没有多少朋友吐槽江湖戏称的“万年C柱”,关注点反而放在了两大总成。言至于此多少有些自惭形秽,作为一个汽车行业分析领域的从业人员,判断一台车没有从技术着手而是以“颜值论高低”,这种心态总是有些业余了。
这个角度还不错
对于这台车的颜值客观评分如满分10分的话,个人为其打出7分的成绩;Dragon face龙颜设计语言在这台车的车头上还是有不错的体现,矩阵式LED大灯与六边形的中网配合感觉挺犀利,车头圆润饱满也坡有些攻击性,一台车身尺寸仅仅为4675*1770*1480、轴距2670mm的紧凑级轿车能有这种45°角的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45°视觉效果
去掉遮挡之后的侧面效果略差一些,这点个人无法给出违心的高评价。C的过渡以及尾箱的角度对于整车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看一台车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细节处理而是车身姿态;小秦同学的腰线并不算漂亮,C柱与尾箱的过渡多少有些过火,这是不加以掩饰的真实感受。
侧面视觉效果平平
侧后方45°的既视感略好一些,车身姿态从这一角度分析还是有些是动感的;至于尾灯没有采用王朝系列的横贯式一体灯并不用感觉以外,毕竟车身宽度只有1770mm,使用贯通式尾灯只会让紧凑的尾箱显得臃肿。作为一体尾灯设计语言的自主品牌发起者,艾师傅能做出变化说明了比亚迪头脑还是很清晰的。
侧后45°效果不错
关于颜值的评价就是这样,如果这台车定价不合理那就得给出瑜不掩瑕的评价,但综合价格后可以定义为瑕不掩瑜。
小秦燃油版的指导价为6.49-8.19万,在公布价格之后已经发福的老赵桑和大家开了个玩笑,也就是公布指导价之后又推出了“普惠政策”,在某某节点之前购买秦的车主可以享受5K的优惠补贴。然而用屁股想也知道这就是官降,之后的指导价也不会再涨上去了吧?
抢鲜不加价
于是小秦同学的身价确定为5.99-7.69万、自动版的起售价为6.99万。
还有什么好挑剔呢?这个价格能考虑的紧凑级轿车难道还去选不太好看但油耗不低的远景、某一代防撞梁都会简配掉但也没有降低油耗的帝豪;别告诉我去选择艾瑞泽5啊,自主品牌能杀入故障投诉前十名的紧凑级轿车就这么一台了,作为虎和麟的曾经车主表示再也不考虑这一品牌的车。那么剩下的选项貌似小秦同学上榜了,这台车怎么样呢?
该车的车身结构用料包括52%的高强度钢,车顶可承受静态压力5吨,环状闭式的笼式车身结构实现了同级别轿车中相当高的安全水平。重点是前后防撞结构均无简配行为,前后防撞梁、A/B柱、侧面纵梁也使用了高强度钢材加强,这台车的被动安全再一次做到了同级最高水平。
高强度环状闭式车身
同时该车实现了12%的车身轻量化,对于一台入门级轿车在没有降低被动安全的前提下,能实现轻量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轻量化材料真的成本很高,为了节油实现轻量化至少说明了态度。轻量化车身配合BYD453QF这台多点电喷1.5L发动机,小秦同学一百公里喝不完7升汽油。
轻量化并保证安全
在安全有保证且油耗足够低的前提下,发动机的质量经历多年考验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考验这台发动机的车是F3……为什么给小秦同学起一个11代F3的“外号”,原因除了设计感之外则是这台发动机了(过早款并不是同款发动机)。如果我是比亚迪产品规划的话,这台车应会命名为11代F3,这么多年的良好口碑不去传承为什么要更名为秦呢?想啥呢?
平台特征
这就是秦燃油版的真实水平,变速箱手动版为5MT总是合格了,自动变速箱用万里扬CVT无极变速箱在入门级轿车中也属于合格标准,毕竟换挡平顺体验要比使用多片式离合器结构的邦奇CVT理想一些,用邦奇CVT的轿车可不能说是帝豪啊……至于万里扬的CVT质量表现也算理想,不过有意思的是万里扬得给出BYD多优厚的政策和质保才能获得比亚迪的青睐哦。秦燃油版的整车质保时间为四年或10万公里,放心玩吧。
总结:关于燃油版的秦可以给出瑕不掩瑜的评价,当然外观设计算不算“瑕”也是见仁见智,如果喜欢这种设计风格的话那就真没有什么好挑剔了,按照指导价终端稍微让利或者送些大礼包总会感觉赚到了。
燃油版内饰
重点:小秦EV
秦EV版的指导价为12.99-13.99万,其中17.48万的出行版为补贴前的价格,至于补贴后的价格肯定会低于12.99万,因为这一版本的秦EV面对的是网约车B端市场,继E5之后比亚迪终于有接班的车了。
普通高续航版的NEDC测试续航里程为421公里出行版的NEDC测试续航里程为400公里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呢?为什么出行版的续航会低于普通版,原因不能告诉你(我也不知道);如果靠猜的话那就是因为价格会低一些,针对网约车市场也不在乎是400还是421,因为全职运营一天的里程也只是平均300公里左右,两个版本的续航都有富余,所以在保证够用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
照片拍糊了
EV版的小秦外观设计与燃油版基本相同,内饰的主体设计也没有明显差异,主要是EV版使用了高尔夫档杆比较精致一些。这些流于表面的内容列位可以自行去体验,对于EV车型也许大家最关心的只是续航里程和电池质保政策。关于测试续航已经说明,真实续航由于E平台的高度集成三电实现了理想的轻量化,自主研发的镍钴锰酸锂电池与电机电控的优化表现也足够理想,所以该车的测试续与真实续航基本相当,如果以等速中低速运行的话则会更长,下图为中低速驾驶的各机构测试成绩,由于个人还没有拿到测试车而且也真没时间,所以对于真实续航的评价只能说城市代步或网约营运可以重合NEDC。
发布会实拍
关于质保秦EV仍提供了8年或15万公里的电池组整体质保,拆掉电池组后的每一节储能电芯(小电池)仍为非营运车辆提供终身质保,后期电池容量下降后可以免费更换,这要比竞品8年后的换电成本低了七八万呐,目前也就是能自产三电的比亚迪敢于提供这项服务。
大容量长质保
重点:比亚迪曾经为营运纯电动汽车提供8年或50万公里的终身质保,对于出租车而言基本等于终身质保,因为8年或60万公里就要下线了;质保时间基本封顶,能保证出租车在营运周期内免费更换2~3组电池,并且与几乎满电的状态下线。而针对网约车的小秦EV应有6年或30万公里的电芯质保,网约车6年下线且营运里程总会比出租车低一些,所以这一质保政策只要合理规划营运里程与SOC,则同样能实现下线之前换上一组全新的电芯。这是最看好小秦EV的主要原因,对于营运车辆而言要什么高颜值高配置或者强劲的性能,只要用的便宜就算什么都有了。
动心ma
这就是小秦同学燃油版和EV版的特点,对于这台车大家会给出什么评价呢?来聊一聊吧。
本文由天和MCN共享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