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开车再加上遇上堵车,难免会出现疲劳和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一旦遇上,那就是在玩命啊!
行驶在车速达到100公里的高速上,一不小心打个盹,等到出现危险时已经无法做出反应。
都说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成因之一,是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况。
在我国,由于司机犯困每年引起超过10000件交通事故,直接导致超过71000人重大伤亡,犯困4秒在高速路上足以致命!
新闻里的交通事故只是一则消息,或是一组冰冷的数字。
都知道疲劳驾驶不好,但不少司机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够重视。
然而这样做就会面临一个结局: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里机能的失调,而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驾驶人的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
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的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眼睛模糊、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
前几年,网络上有过一个“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大型调查,在众多投票选项中,除开排在第一位的酒驾以外,疲劳驾驶是被广大网友认为最危险的驾驶行为之一。
很多司机朋友会不同意,疲劳驾驶怎么能和酒驾比呢?事实上,疲劳驾驶和酒驾都是在驾驶员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驾驶,会导致对路况、车速、安全距离的判断不准确,发生危险的概率也都会大大增加。
和酒驾一样,交通法规对于疲劳驾驶有着明确的规定,驾驶员连续开车4小时就必须要停车休息20分钟。如果每天驾车超过了8个小时或者存在明显体力不足、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驾车的话,就算是疲劳驾驶。
警惕:秋季是疲劳驾驶最高发的季节
秋季是疲劳驾驶最高发的季节,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工作原因导致
首先,秋季是一个繁忙的季节。随着夏季的结束和学校的开学,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张。学生们回到学校,家长们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忙得不可开交;工作的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任务和压力。他们可能需要加班处理工作,或者频繁出差,这都增加了疲劳驾驶的风险。
2、天气原因导致
天气的变化也对驾驶员造成一定的影响。秋季早晚温差大,天气多变。早上起床时可能觉得凉爽,但在白天阳光炙热的时候却感到闷热,这种温度变化容易让人感到疲倦和昏昏欲睡。此外,秋季也常常伴随着阴雨天气,道路湿滑、能见度降低,给驾驶员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3、秋季节假日多导致
秋季的节假日较多,人们出行频率增加。中秋节、国庆节等长假期间,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或探亲访友。这导致公路交通量增加,拥堵现象时有发生。长时间的行车和交通堵塞容易使驾驶员疲劳,增加了疲劳驾驶事故发生的风险。
这就要求司机必须做好充分的休息和行车准备,增强安全意识,以降低疲劳驾驶的风险。
关于疲劳驾驶的处罚有必要了解一下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连续驾驶载货汽车、中型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罚款200元
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罚款200元,记3分
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罚款200元,记9分
疲劳驾驶事故【高发期和人群】要注意!
1、疲劳驾驶的事故高发期——凌晨!午后!深夜!
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深夜、凌晨或午后: